2025-07-22 14:14:00
倘若将2015年夏季视为国内脱口秀表演者由业余向专业转变、脱口秀表演由即兴向职业化发展的起点,那么2025年《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以下简称《喜单2》)所呈现的,无疑是一个已经高度职业化,并且深深植根于现实社会的行业。
《喜单2》汇集了资深与新晋的脱口秀演员,囊括了来自不同背景的个体。有来自复旦大学的陈鸣飞、北京大学的谢谢和清华大学的敦儿;还有来自新加坡的阿水、云南的真勇……身份的多样性彰显了脱口秀行业的广泛吸引力,同时带来的是话题的多元化。
小北松弛自然地分享了全家三口“顶峰相见”的荒诞投资经历;前HR门腔跳出职场话题的舒适区,讲述自己的“看房”趣事;刚从同济大学毕业的于渤谈及自己在黑龙江上高中时学校对学生考入清北的强烈渴望;“我老家有块地种着香蕉,这边是香蕉,这边是进口香蕉。”云南哈尼族青年真勇形象地描绘出家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年纪最小的选手陈鸣飞关注“人机协同”、关心AI的使用对于每个人的深刻影响。他们对生活敏锐观察,将个体经历转化为舞台上充满生活气息的幽默之光。
有网友说,从质疑到理解再到爱上脱口秀,只需要一个“段子”,这是一种“终于有人懂我”的难忘体验。某种意义上,脱口秀职业的深化使其超越了单纯的逗乐,成长为一面映照社会肌理、传递多元声音的独特镜鉴。
十年耕耘的背后,平台作为职业孵化器与价值放大器的作用关键。行业的职业化进程,则为“面向生活”的脱口秀创作构筑了坚实根基与良性生态。各类赛事的举办,强化了职业竞技的张力,在高压碰撞中倒逼演员深入生活矿脉,锤炼职业化的创作本能。
脱口秀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一种表达方式,起点和归宿都应该是抚慰自我,共情他人。演员们的鲜活表达,让我们对于未来中文脱口秀的表演和创作有了更多的期待。当每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被职业的慧眼看见、被专业的匠心呈现,并最终在舞台上转化为观众的会心一笑与心灵共振时,这份面向生活、解锁快乐的朴素承诺,便能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中绽放出温暖持久的光芒。(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博士生)
詹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