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纳木错开湖日:自然与人文的深情交响

2025-05-22 18:04:00

开湖日前一晚的篝火锅庄晚会在当雄县举办。 记者 阿旺尼玛 贡曲罗杰 摄

开湖日歌舞表演现场。记者 阿旺尼玛 贡曲罗杰 摄

游客在纳木错打卡拍照。记者 阿旺尼玛 贡曲罗杰 摄

纳木错湖畔的藏戏表演。记者 刘斯宇 彭庆 刘琳琳 摄

群众体验牛皮船。记者 阿旺尼玛 贡曲罗杰 摄

曲水县群众展示牛皮船。记者 阿旺尼玛 贡曲罗杰 摄

纳木错的棕头鸥。记者 阿旺尼玛 贡曲罗杰 摄

纳木错景区的牦牛。记者 刘斯宇 彭庆 刘琳琳 摄

在海拔4718米的纳木错湖畔,2025年“雪域古城·圣地拉萨”文化旅游节迎来了最为引人瞩目的篇章——纳木错开湖日。5月19日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冰封的湖面逐渐苏醒,金色的光芒与湛蓝的湖水交织,拉开了这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盛典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直播镜头前的网友一起,共同见证了纳木错冰层迸裂、春潮涌动的壮丽时刻。

直播从扎西半岛的山顶视角开启,镜头中的纳木错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冰面在晨光中折射出琉璃般的光泽,远处的念青唐古拉雪山与湖面倒影交相辉映。随着冰层裂开的清脆声响,湖水裹挟碎冰缓缓流动,仿佛大地在低声吟唱。这一奇观不仅象征着冬季的结束,更被赋予万物复苏的文化寓意。紧接着,《爱的纳木错》《原来拉萨》等藏地金曲的旋律与湖光山色交织,将观众带入雪域高原的深情叙事中。

时间来到上午9时,直播画面切换至纳木错四季风光的短片——日出日落、候鸟迁徙,短片以自然为笔,勾勒出纳木错的万千姿态。随后,往届开湖节的经典片段重现荧幕,欢腾的场景与今朝盛况遥相呼应,唤起人们对开湖日的美好期待。

10时30分,湖畔的互动环节以轻松对话的形式展开,向观众揭秘开湖日的历史渊源与民俗内涵。从“开湖”象征万物复苏的文化寓意,到文旅融合推动地域发展的实践探索,访谈内容既深入浅出,又充满人文温度。11时整,开湖仪式迎来高潮。湖心处,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乘牛皮船取回圣水,与身着传统服饰的“日光仙子”共同完成祈福仪式。当清澈的湖水注入莲花造型的主装置,瞬间云雾升腾,象征纳木错正式告别寒冬、拥抱新生。而后,百对新人集体婚礼在湖畔举行。他们来自天南海北,在拉萨结缘,在纳木错的见证下许下誓言。新人代表分享的爱情故事,与藏族传说中唐拉雪山与纳木错的千年守望遥相呼应,为仪式增添了浪漫色彩。

午后,湖畔的帐篷展示区成为文化创意的聚集地。林周县的“阿嘎舞”文创系列将传统夯土劳作中的脚步韵律转化为现代饰品,舞者服饰上的纹样被复刻成丝巾与挂件;达孜区以黑颈鹤为灵感设计的陶瓷摆件和青稞精酿啤酒,吸引游客驻足。这些产品不仅承载着高原文化的韵味,更通过现代设计语言与游客产生共鸣,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桥梁。

2025年的纳木错开湖日,不仅是一场自然奇观的展示,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舞台。从冰裂的轰鸣到锅庄的欢腾,从古老传说到青春誓言,这场盛典以湖为镜,映照出传统与现代共生、生态与人文交融的鲜活图景。一位游客感叹:“这里的每一帧画面,都是对生命与热爱的礼赞。”而这份礼赞,正随着纳木错的春潮,流向更远的远方。(刘斯宇 彭庆 刘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