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变成圈套,六旬老人直播买翡翠被骗近40万,检察官提醒:玉石虽美,交易需谨慎!

2025-07-22 13:00:00

“收购商”豪掷数万元定金求购翡翠,“恰巧”此时,直播间出现了低价翡翠原石。进出账一合计,自己居然可以白赚20余万元。

这并非天降商机,而是一场“定制”骗局。近日,经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诈骗罪提起公诉,被告人周健、胡军、崔燕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十一个月至二年十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这场“剧本”精心编排、“演员”默契配合的诈骗双簧戏始于2024年初。被害人孙婆婆被引流进入一个玉石直播间。“当时实时在线的网友就有30多人。”孙婆婆说。

在屏幕中,主播周健熟练地推销各类“收藏级”“市场免检”玉石珠宝商品,其介绍的货料标价动辄数万元,经他与货主砍价总能以千元低价成交,“物美价廉”的假象让孙婆婆深信在此能“捡到宝”。

2024年2月,周健操作“文宏”微信号将孙婆婆拉入一个特定的微信群。但这个表面上“交易频繁”“生意兴隆”的群组,实际上早已被周健牢牢掌控。据事后警方调查,群内超过九成的成员,均为其操控的“水军”账号。孙婆婆不明就里,眼见群内大额交易不断,误以为自己身处于一个真实、活跃且颇具实力的玉石交易圈,警惕心被逐步瓦解。

见孙婆婆“上钩”,同年3月初,周健摇身一变,以豪购商“马卿”的名义向孙婆婆提出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定制需求”,并下足诱饵:愿意以52万元的总价,求购一块特定尺寸、水色的翡翠原石,并通过微信转账5.2万元作为定金。

与此同时,直播间里“送货上门”:就在“马卿”缴纳定金后,周健的直播间中,“恰好”出现了一块与“马卿”需求高度吻合的翡翠原石,半价急售仅29.7万。这个价格令孙婆婆既惊讶又兴奋,因为只需将原石转让一次,便可净赚20余万元,孙婆婆当即下单,并支付了货款29.7万元。

眼见“捕猎”成功,周健迅速让崔燕冒充“马卿”助手赴武汉与孙婆婆面签协议,约定于3月28日现场交易,并一次性结清剩余46.8万元货款。胡军则藏在幕后,操控“马卿”微信号与现场扮演“助手”的崔燕进行语音通话。

然而,随着约定交易日期临近,“马卿”开始以工作繁重、资金周转困难等理由不断推后交易时间,直到承诺的交易彻底化为泡影。

正当孙婆婆心中不安加剧,尚未完全醒悟时,定制骗局竟又“升级”了。一周后,孙婆婆在直播间看中两块翡翠原石。“料子已经加工好了,起了一对手镯,种水很不错,市场价得40万-50万,现在按原价只需22万!”正当他犹豫之时,群里又冒出了买家。并且,买家的需求“精准”地提出了与直播间展示一致的玉料需求。

两次骗局所用的伎俩一模一样。

尚未从前一笔亏损中完全回过神的孙婆婆,再次咬牙购入原石。但结局如出一辙——转账7万元定金后,买主开始找各种借口拒绝付尾款,导致玉料搁置在孙婆婆手中。逐渐察觉到不对劲的孙婆婆开始与周健协商退款退货,对方迫于压力仅退还了10万元。

2024年4月19日,恍然大悟的孙婆婆到公安机关报警,周健于5月26日投案自首。两天内,胡军、崔燕主动到案配合调查。经鉴定,孙婆婆购买的翡翠原石实际价值为4000元、1500元,购买的手镯实际价值为3.8万元。公安机关另查明,周健等人采用上述方式诈骗另一名被害人的财物共计14万余元。

8月28日,案件移送至江汉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因胡军在本案中的地位、作用尚不明晰,承办检察官李苗引导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从周健等四人已被扣押的手机中获得的信息,查明是否存在其他被害人;调取周健与胡军之间的聊天记录、记账明细,并再次对周健等人展开讯问,进一步完善证据链条。

经依法审查查明,周健于2023年5月组建珠宝公司。该公司采取视频直播方式销售玉石及相关制品。公司聘请胡军担任公司主管,负责财务核算、员工招聘、玉石采购等工作。此外,公司还聘请崔燕担任公司客服主管,负责培训公司客服人员、对接客户等工作。

“该案中,胡军、崔燕明知周健实施诈骗,仍配合其完成定金转账、安排客服人员发送直播链接、收取诈骗款项等行为,直播间的火热氛围、微信群的火爆交易、精准定制的原石需求均为周健等人营造出的假象。”承办人表示,周健等人正是利用了被害人企图转卖玉石获利的心态才能多次得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孙婆婆39.5万元、骗取另一名被害人14万余元,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2024年12月,江汉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诈骗罪对周健等3人提起公诉。鉴于被告人具有自愿认罪认罚、自首等情节,且周健、胡军家属已代为偿还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采纳检察机关全部量刑建议,判处周健有期徒刑四年十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判处胡军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判处崔燕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缓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近期,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玉石鉴别难度大、价值评估专业性强等特点,通过以次充好、伪造鉴定证书等手段实施诈骗。为此,检察官郑重提醒广大市民:玉石虽美,交易需慎,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理性参与、仔细甄别,切勿轻信“一夜暴富”“内部渠道”“稳赚不赔”等不实宣传,避免因盲目轻信而落入不法分子设计的陷阱,蒙受不必要的财产损失。(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