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

2025-04-30 05:20:00

在日前于山西太原举办的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上,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2.1%,较2023年的81.9%提升了0.2个百分点。

根据调查,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电脑端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听书、视频讲书等,接触率为80.6%,较2023年的80.3%增长了0.3个百分点。

从接触情况来看,手机阅读和听书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正持续深入成年国民的生活。具体来看,2024年有78.7%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有38.5%的成年国民通过听书的方式进行阅读;23.6%的成年国民使用Pad(平板电脑)进行阅读;有5.7%的成年国民通过视频讲书的方式进行阅读。此外,2024年有68.3%的成年国民通过电脑端进行网络在线阅读;有23.9%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

对成年国民听书习惯的考察发现,2024年我国有近四成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调查数据显示,有38.5%的成年国民表示在2024年通过听书的方式阅读,高于2023年的36.3%。

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的阅读量来看,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和电子书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9本,较2023年的4.75本增加了0.04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52本,高于2023年的3.40本。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合计为8.31本,高于2023年的8.15本。

在传统纸质媒介中,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阅读纸质图书24.41分钟,人均每天阅读报纸4.17分钟,人均每天阅读期刊2.85分钟。

在数字化媒介中,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8.76分钟,比2023年的106.52分钟增加了2.24分钟。

虽然电子阅读的时间较纸质阅读的时间更长,但仍有超过四成的成年国民倾向于阅读纸质图书,近三成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从成年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势来看,选择阅读纸质图书的占比最高。2024年,有45.7%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37.2%的成年国民倾向于“在手机上阅读”。

“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和电子书阅读量双双提升,说明通过多年来对全民阅读的倡导和深化,国民对阅读的价值重要性和对个人发展的意义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多的人正加入阅读的队伍中。一方面,纸质阅读对视力友好,符合人们深度阅读需求和长期以来形成的阅读习惯,仍然具备数字阅读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一点在国民阅读倾向调查的数据中得到了验证;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等的发展,人们阅读的方式越来越多样,数字阅读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解析。

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知晓率为74.8%,参与度达67.8%,均较2023年有所增长。有53.9%的城镇成年居民表示在居住的街道附近有图书馆、报刊栏、书店、绘本馆等至少一种阅读服务设施。

“当前,公共政策和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提供了良好的阅读设施和公共服务,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相信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将继续上升。”徐升国说。

(本报记者 韩 寒 杨 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