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起,中国或将迎来5大降价潮,这些东西要降价了

2025-05-23 10:19:00

在经济的浩瀚海洋中,价格的波动始终牵扯着大众的心弦。2025 年,市场形势风云变幻,本以为 M2 规模高达 326.06 万亿元,是 GDP 的 2 倍,会引发新一轮通胀,物价大幅上扬。可现实却出人意料,通缩周期悄然降临,4 月份 CPI 仅同比上涨 0.3%。在这一经济形势下,不少业内人士预测,从 2025 年 6 月起,中国或将迎来 5 大降价潮。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自 2022 年起,国内楼市便踏上了下行之路。起初,天津、石家庄、涿州等二三线城市房价率先下跌,市场一片凉意。步入 2023 年,深圳、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也未能幸免,房价出现明显调整。以上海为例,2021 年下半年市中心平均房价高达 9.5 万 / 平米,如今已跌至 6.5 万 / 平米,跌幅超 30%。

展望 2025 年下半年,各地房价走势将进一步分化。此前跌幅较大的二三线城市,下跌幅度可能会逐步放缓,市场趋于相对稳定。但像上海、深圳等房价与收入比超过 40 的一线城市,房价大概率会出现补跌。这背后,既有市场供需关系的深度调整,也受居民购房观念转变等因素影响,“不婚不育不买房” 等思潮在年轻群体中蔓延,使得购房需求持续低迷。

曾几何时,海鲜在人们眼中是价格不菲的美食。然而当下,海鲜价格愈发亲民。帝王蟹,如今超市售价不到 200 元 / 只;三文鱼价格跌去 40%;海虾价格也从之前的 38 元 / 斤,降至现在的 28 元 / 斤。

这一价格变化,主要源于 2023 年日本启动核废水排放。尽管时隔近两年,国内海鲜产品经检测并未受到污染,但不少消费者仍心有余悸,担心食用受核污染海鲜影响健康,从而导致海鲜市场需求大幅下滑。预计 6 月之后,海鲜价格还会在低位徘徊甚至继续走低。不过,这对于喜爱海鲜的朋友来说,无疑是个实现 “海鲜自由” 的好时机。

当下,国内汽车市场正深陷降价潮的漩涡。20 - 30 万的中档车降价 1.5 万 - 2 万元,进口高档汽车最高降价达 10 万元。预计下半年,各品牌汽车价格仍有下降空间。

一方面,大量新能源汽车涌入市场,不断挤占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导致整个汽车市场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进军汽车领域,为市场注入新的竞争力量,使得汽车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此外,不少中产家庭收入减少,消费需求萎缩,纷纷搁置购车计划,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汽车价格持续下行。

进入 2025 年,国内家电价格也出现了明显调整。冰箱、彩电、空调等家电价格普遍下调 10% - 15%。

一方面,家电行业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往往没过几个月,新款家电就会上市。为给新款让路,商家只能对旧款家电打折促销,加速去库存。另一方面,居民收入下降,大家纷纷削减不必要的生活支出。对于小家电,只要还能正常使用,就不再购买新的。这使得厂家库存积压严重,不得不通过降价来刺激消费,清理库存。

如今,国内猪肉价格越来越便宜。超市猪肉价格已从之前的 26 - 28 元 / 斤,跌至 18 - 20 元 / 斤,预计下半年还会继续下跌。

前些年,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丰厚的利润吸引各路资本纷纷投资养猪业。一时间,养猪规模迅速扩张,导致如今猪肉供应严重过剩。与此同时,随着老百姓对身体健康愈发重视,相比脂肪含量较高的猪肉,大家更倾向于选择牛羊肉和鸡鸭肉,猪肉的市场需求因此减少。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猪肉价格持续下行。


2025 年下半年即将到来的这 5 大降价潮,对于消费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你有购房、购车计划,或是想购买家电,不妨多关注市场动态,把握好时机,或许能以更实惠的价格达成心愿。但在享受价格下降带来的实惠时,也需保持理性,谨慎做出消费决策。对于生产者和从业者来说,则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